一、方案背景
为保障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,提升学生膳食营养水平,预防食源性疾病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制定本检测方案。
二、检测目标
确保食品安全:通过定期检测,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(如农药残留、重金属、微生物污染等)。
提升膳食营养:评估学生餐食的营养成分,优化膳食结构,满足学生生长发育需求。
建立长效机制:构建常态化检测与监督机制,形成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管理的闭环。
三、检测范围
食品原料:米面粮油、肉类、蔬菜、水果、乳制品等。
加工过程:餐具消毒、厨房卫生、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。
成品餐食:学生餐的营养成分、微生物指标(如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)、添加剂使用等。
饮用水安全:学校饮用水的水质检测(如pH值、重金属、微生物等)。
四、检测内容与标准
食品原料检测
农药残留:按GB 2763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**残留限量》执行。
重金属:按GB 276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执行。
微生物:按GB 4789系列标准检测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等。
成品餐食检测
营养成分:检测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含量。
微生物指标:检测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。
添加剂:按GB 276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检测非法添加物。
饮用水检测
理化指标:pH值、浊度、硬度、硝酸盐、亚硝酸盐等。
微生物指标:总大肠菌群、耐热大肠菌群、菌落总数等。
五、检测方法与频率
检测方法
实验室检测:委托具备CMA/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。
快速检测: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(如农残速测仪、ATP生物荧光仪)进行日常筛查。
检测频率
食品原料:每周随机抽检10%的供应商批次,高风险食材(如生鲜肉类)每日抽检。
成品餐食:每餐次留样,每周抽检3-5份样品。
饮用水:每月检测1次,夏季高温期增加至每半月1次。
六、检测流程
采样:由专人按标准方法采样,记录样品名称、来源、采样时间等信息。
送检:样品密封后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,需冷藏或冷冻的样品按规范保存。
检测:实验室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,出具检测报告。
结果反馈: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,异常结果立即上报。
七、不合格处理机制
立即停用:发现不合格食品或饮用水时,立即停止使用并封存相关批次产品。
溯源调查:追溯问题源头,排查供应商、加工环节或储存条件是否存在问题。
整改复检:责令供应商或食堂整改,整改后重新送检,合格后方可恢复供应。
信息公示:通过校园公告栏、家长群等渠道通报处理结果,保障知情权。
八、应急预案
食源性疾病事件:启动应急预案,隔离患者、封存可疑食品,配合疾控部门调查。
检测结果异常:立即停用问题食品,通知供应商召回,并向教育、市场监管部门报告。
舆情应对:及时发布**信息,避免谣言传播,维护校园稳定。
联系人:周经理
联系电话:15854444001
联系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光电产业加速器 (一期)
山东天研仪器有限公司
销售经理1:13365366036(杨经理)
销售经理2:19153686852(潘经理)
销售经理3:15854444001(周经理)
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光电产业加速器 (一期)